六念法

六念法
﹝出別譯雜阿含經﹞ 〔一、 念佛〕, 謂念佛具足十號, 大慈大悲, 智慧光明, 神通無量, 能拔眾苦。 我以清淨質直之心, 得親近佛, 心生歡喜。 以歡喜故身得快樂, 以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佛觀, 必趣涅槃, 是名念佛。 (十號者, 一如來、 二應供、 三正遍知、 四明行足、 五善逝、 六世間解無上士、 七調御丈夫、 八天人師、 九佛、 十世尊也。 梵語涅槃, 華言滅度。 ) 〔二、 念法〕, 謂法是如來所有功德, 即十力、 四無所畏等, 我以清淨質直之心, 得親近法, 心生歡喜, 以歡喜故身得快樂, 得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法觀, 必趣涅槃, 是名念法。 (十力者, 知是處非處智力、 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知諸根勝劣智力、 知種種解智力、 知種種界智力、 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知天眼無礙智力、 知宿命無漏智力、 知永斷習氣智力也。 四無所畏者, 一切智無所畏、 漏盡無所畏、 說障道無所畏、 說盡苦道無所畏也。 ) 〔三、 念僧〕, 謂僧是如來弟子, 得無漏法, 具戒定慧, 能為世間眾生作良福田, 應當恭敬。 我以清淨質直之心, 得親近僧, 心生歡喜, 以歡喜故身得快樂, 得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僧觀, 必趣涅槃, 是名念僧。 (無漏法者, 謂修戒定慧之法, 則不漏落生死也。 ) 〔四、 念戒〕, 謂念諸禁戒, 能遮諸惡煩惱。 我以清淨質直之心, 得親近戒, 心生歡喜, 以歡喜故身得快樂, 以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戒想, 必趣涅槃, 是名念戒。 〔五、 念施〕, 謂念己所施, 獲得善利。 一切世間為慳嫉所覆, 我於今者, 得離如是慳貪之垢, 住捨心中, 於一切物心無吝惜, 持用布施, 既布施已, 我心應喜, 以喜心故身得快樂, 以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施想, 必趣涅槃, 是名念施。 〔六、 念天〕, 謂念欲界天等, 悉因往昔戒施善根, 得生彼處, 受天快樂。 我亦見有如是戒施功德, 捨命之時, 必生彼天, 以念天故, 離於惡法, 心生歡喜, 心歡喜故身得快樂, 得快樂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其心平等。 修念天想, 必趣天道, 是名念天。

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 2013.

Игры ⚽ Поможем сделать НИР

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

Direct link
Do a right-click on the link above
and select “Copy Link”